说到acme.sh自动续签的坑,我可真是有一肚子话要说。这玩意儿虽然号称自动化,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坑简直能让人抓狂。就拿我上次部署来说,明明按照文档配置得妥妥的,结果到了续签时间愣是没动静,最后还是手动解决的。这种“伪自动化”的体验,相信不少运维同行都深有体会。
DNS验证的隐形门槛
最让人头疼的就是DNS验证这块了。acme.sh默认推荐使用DNS API方式,听起来很美好对吧?但实际操作起来,不同DNS服务商的API限制能把你逼疯。比如Cloudflare的API调用频率限制,在证书数量较多时很容易触线。更坑的是,有些DNS服务商的API文档写得云里雾里,配置起来跟解谜似的。
记得有次给客户部署,他们的域名用的是国内某小众DNS服务商,API文档全是机翻,参数名都看不懂。折腾了大半天,最后发现他们的API居然不支持通配符证书!这种隐形限制,不在实际使用中根本发现不了。
权限管理的坑爹设计
权限问题也是个重灾区。acme.sh默认会把证书放在用户家目录下,但生产环境通常需要把证书放到/etc/ssl这样的系统目录。这时候就涉及到权限切换,稍不注意就会遇到“Permission denied”。更恶心的是,有些系统在cron任务中执行时环境变量会丢失,导致脚本运行失败。
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测试时手动执行一切正常,放到cron里就报错。排查了半天才发现是环境变量PATH不一致导致的。这种隐形的环境差异,对新手来说简直是噩梦。
续签时机的玄学问题
续签时机的选择也是个技术活。Let’s Encrypt建议在证书到期前30天开始尝试续签,但实际操作中这个时间点经常出问题。网络波动、DNS解析延迟、服务器负载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续签失败。最坑的是,acme.sh在续签失败后不会立即重试,而是要等到下一个cron周期。
有一次我设置的续签时间是到期前20天,结果连续三天都因为网络问题失败,直到第17天才成功。这种临界情况下的不确定性,让人始终提心吊胆。
日志监控的盲区
日志监控这块更是让人无语。acme.sh的日志输出比较分散,有的在系统日志里,有的在专属日志文件里,还有的直接输出到终端。如果没有完善的监控方案,很容易错过续签失败的告警。
我就吃过这个亏:某个边缘业务的证书续签失败,由于没有配置邮件告警,直到用户反馈无法访问才发现问题。这时候证书已经过期两天了,业务影响可不小。
说到底,acme.sh的自动化续签看似简单,实则暗藏玄机。从DNS配置到权限管理,从时机选择到监控告警,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坑点。想要真正实现无忧自动化,光靠acme.sh本身是不够的,还需要配套的监控体系和应急预案。毕竟在运维这条路上,从来就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。

这工具看着省事,结果坑比路还多 😅
DNS验证太依赖服务商了,简直玄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