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检查网络设备的错误日志?

话题来源: 我电脑总丢包?原来是网卡驱动出问题

说起检查网络设备的错误日志,这次真是给我上了一课!就像老王遇到网卡驱动问题的经历一样,很多时候网络故障的元凶都藏在那些不起眼的日志记录里。我自己就曾遇到过一个更诡异的案例:某台服务器平均每3天就会随机丢包,最后居然是在交换机日志里发现了一句”CRC error counter threshold exceeded”的提示,这才找出是光纤模块老化的原因。

日志检查的黄金操作步骤

先别急着去翻那些密密麻麻的日志!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这样的:打开设备管理界面(无论是路由器、交换机还是服务器),直奔「系统日志」或「事件查看器」。这时候你会发现,重要的错误信息往往会有醒目的警告标志(比如红色叹号),比在成吨的正常日志里大海捞针强太多了。

有个小技巧你可能不知道——很多专业设备都支持日志筛选功能。比如思科设备可以用show logging | include ERR这样的命令,华为设备则是display logbuffer level 6(6代表严重错误级别)。这招在排查那些间歇性故障时特别管用,我就是靠它发现了一个每周五凌晨3点准时出现的MAC地址冲突问题。

容易被忽视的关键指标

除了显而易见的错误信息,这些指标也值得特别关注:首先是CRC错误计数,这个能反映物理层问题;其次是ARP表变化记录,有次我就定位到一个奇葩的IP冲突,是因为日志显示同一个IP在不同端口反复跳动;还有MAC地址漂移告警,这可是检测网络环路的重要线索。

最让人头疼的要数那些间歇性故障了。有个客户反映他们的视频会议系统每天下午都会卡顿,我们最后是在防火墙日志里发现规律性的「session timeout」记录——原来是个配置不当的会话保持策略在作怪。所以建议各位,遇到这类问题时至少要收集3-5天的完整日志,用Excel做个时间序列分析可能会发现意外规律。

对了,现在很多云服务商把日志功能做得越来越智能。比如AWS的VPC流日志会自动标注异常流量模式,阿里云更是能直接把异常事件推送到手机APP。不过说真的,再智能的工具也比不上经验丰富的网管——我就见过有老师傅凭一句「Transceiver temperature too high」的日志警告,提前三天预测到了光模块故障。

最后吐个槽:有些厂商的日志描述写得跟天书似的,什么「Error code 0x80004005」这种,查文档都得翻半天。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就建个自己的日志知识库,把常见错误代码和解决方案都记录下来,下次遇到就能快速应对了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