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选择家用路由器?

话题来源: 小米路由器支持外网访问本地服务吗

说到选择家用路由器这件事,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纠结:电商平台上一搜,各种型号各种参数看得眼花缭乱,价格从几十块到上千块不等,到底该怎么选?作为一个折腾过多款路由器的数码爱好者,我深刻体会到选错路由器的痛苦——网速慢、信号差、经常断线,简直能把人逼疯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门道不少的话题,希望能帮你避开那些我踩过的坑。

带宽需求是首要考虑因素

你知道吗?很多人买路由器时第一个看的是天线数量,这其实是个误区。我家之前用的某款”八爪鱼”路由器,八根天线看着很唬人,结果连基本的200M宽带都跑不满。实际上,首先要考虑的是你家的宽带带宽。如果你办的是100M以下的宽带,市面上150元左右的入门级路由器基本够用;但如果是500M甚至千兆宽带,就得选择支持Wi-Fi 6的路由器了,否则就是白白浪费带宽。

这里有个容易忽略的点:路由器的有线端口也要匹配。我就见过朋友买了台不错的Wi-Fi 6路由器,结果发现千兆宽带只能跑到300M,排查半天才发现是路由器的WAN口居然是百兆的!这种”小马拉大车”的情况一定要避免。

户型决定了路由器的摆放和数量

现在的商品房动辄100多平,单靠一个路由器想要全屋覆盖确实有点吃力。我家是三室两厅的户型,最开始把路由器放在客厅电视柜,结果主卧的5G信号时有时无,刷个视频都卡。后来才明白,路由器的摆放位置和户型结构直接决定了信号质量。

如果是大户型或者复式结构,建议考虑Mesh组网方案。去年帮朋友在150平的大平层部署了三台小米AX3000组成的Mesh网络,实测每个角落都能跑满500M宽带,无缝切换的感觉真的爽。不过要注意,Mesh节点之间最好别隔着太多承重墙,否则回程链路会受影响。

这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

买路由器时,大家关注的多半是传输速率、覆盖范围这些硬指标,但其实还有些细节同样重要。比如散热设计——我见过某款路由器夏天高温时频繁死机,后来发现是因为散热孔设计不合理;再比如固件更新频率,这直接关系到安全性和功能完善度。

对了,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折腾智能家居,还得看看路由器的带机量。普通家庭现在随随便便就有二三十个联网设备,一些低端路由器的处理能力根本扛不住。有次朋友家开派对,十几个人连Wi-Fi,结果路由器直接”罢工”了,场面相当尴尬。

最后说句实在话,路由器这东西真不是越贵越好。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,有时候600块的路由器可能比1200块的更适合你家。毕竟我们的目标很简单:网速快、信号稳、不断线,你说对吧?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