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看图工具这件事,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还真得费点心思。就像买鞋子一样,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。我见过不少人随便下载个看图软件就用,结果不是功能太复杂用不明白,就是速度慢得让人抓狂。老实说,与其日后换来换去,不如一开始就选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工具。
先问自己这几个问题
每当朋友问我该选哪款看图工具时,我总会反问他:你主要看什么类型的图片?是日常随手拍的照片,还是专业的摄影作品?需要经常处理RAW格式吗?有趣的是,很多人被这么一问,反而懵了——原来自己都没仔细想过这个最基本的问答题。
记得有次帮一位摄影师朋友选软件,他坚持要功能最全的,结果装了个专业级的,后来抱怨说连看个JPG都要等半天渲染预览。看吧,这就是典型的”杀鸡用牛刀”。
别忽视硬件配置
现在的电脑配置千差万别,这点在选择看图工具时千万别忽略。我那个用了8年的老笔记本就是最好的例子——装了个号称轻量级的看图软件,结果CPU占用率直飙90%。后来换成真正轻量级的qView,整个世界都清净了。真搞不懂为什么一个看图软件要吃掉那么多系统资源!
建议在选用前,先看看软件的硬件需求。如果电脑配置一般,那些需要GPU加速的软件可能就不是最佳选择,哪怕它们的功能再诱人。
特殊需求要重点考虑
有些特殊需求很能决定选择。比如我经常需要查看压缩包里的图片,Honeyview就成了我的救星。而有位做设计的朋友则离不开能完美显示PSD文件的工具。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兴冲冲下载了新软件,结果发现打不开某种专业格式?这种沮丧感,我懂!
最近还有人问我能否推荐支持HEIC格式的工具——这确实是个痛点。越来越多的iPhone用户发现传电脑的照片打不开,这时候ImageGlass之类的支持HEIC的软件就显得特别贴心。
试用比推荐更重要
说到底,别人的推荐都只是参考。就像我推崇ImageGlass,但说不定你用着就是觉得别扭。很多看图工具都有便携版,不用安装就能试用,这个功能太实用了!我建议至少试用2-3天,毕竟很多问题是在日常使用中才会暴露的。
记得第一次用Nomacs时,它的界面让我很不适应,但用了两天后就再也离不开了。所以说,给新软件一个适应期很重要,别一上来觉得不顺手就放弃。
选择看图工具这件事,真没有标准答案。关键是要了解自己真实的需求,再结合电脑配置和使用习惯。有时候最简单的工具反而最能提升效率,你说呢?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