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云服务的隐藏成本,不得不提我这几年踩过的那些”坑”——不是明晃晃地写在账单首页的那些大项目,而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。就好像去餐厅吃饭,菜单上的主菜价格明明白白,但最后结账时才发现还有茶水费、服务费等等额外支出。
你以为的网络流量费用
大多数人都知道跨区域数据传输要收费,但你可能没注意到:即使在同一个区域内,不同可用区之间的流量也可能要收费!比如AWS在文档里就把这条藏得很深,不同可用区的EC2实例间传输数据,流量费大约是每GB$0.01。看起来不多?等你有几十TB的数据同步需求时,这个数字就吓人了。
更绝的是,一些云厂商对”出站”和”入站”数据实施差别定价。阿里云的经典网络环境下,公网入站流量确实是免费的,但如果你用专有网络(VPC),某些Region的入站流量就要收费了。这种骚操作,我当时差点栽了个跟头。
存储的那些”意外收费”
存储这块的门道就更多了。你的对象存储用了API请求次数吗?AWS S3的每万次GET请求$0.004看似毛毛雨,但如果是高并发应用,这个费用很快就能堆起来。还有那些删除未满最短存储期限的数据产生的”提前删除费”,备份存储的额外收费…
最坑的是有些云服务商对”闲置存储”收取额外费用。比如GCP的Persistent Disk,如果你有一个月都没挂载的磁盘,虽然数据还在那里,但除了容量费,还要交”闲置费”,这合理吗?
那些”不起眼”的管理费用
监控和日志服务往往是隐藏成本的重灾区。很多运维刚开始都会把监控粒度设得太细,结果月底收到账单傻眼了。AWS CloudWatch的详细监控(1分钟粒度)标准监控(5分钟粒度)价格差15倍!日志分析服务更是”温柔的陷阱”,数据处理量一大,费用简直像是坐上了火箭。
API网关也是个深坑。有一个项目我们用了阿里云的API网关,单个API调用费只有几厘钱,可一旦用户量上来,这个成本曲线会变得陡峭得吓人。后来我们发现,当QPS超过一定数量后,改用自建Nginx反向代理能省下80%的费用。
说到底,规避这些隐藏成本的关键还是要真正了解业务需求,密切关注账单明细。用云不是简单的租用计算资源,更像是在管理一座微妙的财务天秤。这也难怪现在FinOps会这么火了——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对吧?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