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运维工具有哪些?

话题来源: Linux 磁盘 IO 过高时的实时监控与分析技巧

说到运维工具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!记得我刚入行时,面对五花八门的工具简直眼花缭乱。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,我发现真正好用的工具往往不是最复杂的,而是那些能直击痛点的。运维工作就像是在玩一个永不停歇的拼图游戏,而合适的工具就是帮你快速找到正确拼图块的那双手。

那些让人离不开的基础工具

监控工具绝对是运维的”眼睛”。除了原文提到的iostat、iotop,我还特别推荐Prometheus配合Grafana使用。有一次我们的电商系统在双十一期间出现性能问题,就是靠这套组合拳发现了某个微服务的异常。看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指标,那种”一切尽在掌握”的感觉真的很安心!不过说实话,配置报警规则时要格外小心,我有次把阈值设得太敏感,结果凌晨三点被误报警吵醒,那滋味可真不好受。

配置管理工具方面,Ansible和Terraform现在几乎成了标配。记得我们第一次用Ansible批量部署服务时,原本需要半天的手工操作,现在只需要一条命令,那种效率提升带来的成就感至今难忘。但新手要注意,写playbook时一定要考虑幂等性,我就曾经因为忽略这点导致服务重复部署,闹出过笑话。

容器化时代的必备利器

现在要是不懂Docker和Kubernetes,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运维的。去年我们把传统应用迁移到Kubernetes集群时,虽然过程充满挑战,但收获也是实实在在的。自动扩缩容、服务发现这些功能,让我们的系统弹性大大增强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容器网络这块真是个大坑,记得有次排查网络问题,花了整整两天才发现是CNI插件配置问题。

日志管理这块,EFK stack(Elasticsearch、Fluentd、Kibana)组合真的很给力。相比以前登录服务器一个个查日志文件,现在通过Kibana的可视化界面,分分钟就能定位问题。上周我们就靠它快速定位了一个内存泄漏问题,要放在以前,估计得排查大半天。

说到底,工具只是手段,关键在于怎么用。我见过有人把最先进的工具用得一塌糊涂,也见过有人用最朴素的工具搭建出稳定可靠的系统。工具在精不在多,找到适合自己业务场景的才是王道。你们在使用运维工具时有什么特别的经验或教训吗?欢迎一起交流!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