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帮朋友调试家庭网络时遇到了个有趣的情况——他的远程访问总是不稳定,这让我立刻想到了自己之前被CGNAT坑惨的经历。说实话,现在的运营商越来越喜欢偷偷给用户分配CGNAT地址了,特别是一些新装宽带的用户,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已经掉进了这个”共享IP”的大坑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也中招了。
最直接的检测方法:对比IP地址
首先你可以试试最基础的操作:登录路由器后台查看WAN口IP地址,然后再用手机流量访问ip.cn这类IP查询网站。如果两个IP完全不同,而且路由器显示的IP是10.x.x.x、100.x.x.x或者172.16.x.x这类内网段,那基本上就是被CGNAT了。有意思的是,很多用户会误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动态IP变化,其实动态公网IP和CGNAT完全是两码事。
进阶检测:追踪路由路径
如果你懂点技术,可以用Windows的tracert或者Linux/macOS的traceroute命令来进一步确认。正常情况下,第二跳应该显示运营商的核心路由器地址。但如果是CGNAT网络,你会看到第一跳之后马上出现一个私有IP地址(还是10.x.x.x这类)。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这种情况,他本来还以为是路由器配置问题,结果追踪路由才发现运营商搞的鬼。
终极确认:NAT类型检测
最专业的检测方法还是用NAT类型测试工具。你可以找个支持NAT-PMP或者UPnP测试的工具,如果返回”NAT-PMP not available”或者显示你是对称型NAT(Symmetric NAT),那基本可以确认是CGNAT了。这种方法虽然技术性稍强,但准确率最高。记得去年我给一个游戏玩家诊断网络问题时就是这么发现的,他总抱怨联机对战卡顿,一测果然是CGNAT在作祟。
容易被忽视的细节
有些人可能会发现,明明以前能用的端口映射突然失效了,或者DDNS服务变得时好时坏,这些其实都可能是CGNAT导致的。更气人的是,有些运营商为了节省IPv4地址,会先给用户分配公网IP,等过段时间再偷偷切换到CGNAT。我就见过有用户投诉后才发现,自己用了半年的公网IP突然变成了内网地址。
判断是否被分配了CGNAT其实并不难,关键是要知道该看哪些地方。如果你发现自己也中招了,别慌,可以尝试联系运营商申请公网IP,或者考虑转向IPv6解决方案。毕竟在这个IPv4地址越来越紧缺的时代,我们普通用户也得学会保护自己的网络权益啊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