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检测是否处于CGNAT环境?

话题来源: 详解公网访问老掉线?可能是运营商 CGNAT 搞的鬼

最近帮朋友排查网络问题时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他的外网访问总是时灵时不灵,折腾了半天才发现是运营商偷偷启用了CGNAT。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常见了,特别是移动宽带用户几乎”人人有份”。那么问题来了——怎么才能快速判断自己是否陷入了这个”共享IP”的陷阱呢?说实话,我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时也是懵的,后来摸索出几个简单有效的方法。

最直接的IP地址比对法

这个方法简单到令人发指:先登录路由器查看WAN口获取到的IP地址,然后打开任意IP查询网站(比如ifconfig.me)查看实际公网IP。如果两者不一致,恭喜你,大概率已经”荣升”CGNAT用户了。我去年在深圳用移动宽带时就发现,路由器显示100.64.23.1,而实际公网却是120.229.x.x——这种100.64开头的地址正是RFC 6598定义的CGNAT专用段。

有个细节要注意:有些运营商会耍小聪明,给你分配的是10.x.x.x这类普通内网地址。这种情况用traceroute命令能看出端倪——如果第一跳就显示10.x或100.x的网关,那基本可以确定是CGNAT环境。

端口映射测试:最残酷的真相揭露者

理论归理论,实践出真知。我在家里做了个实验:在NAS上开了个简单的HTTP服务,端口设为5555,然后让朋友从外网访问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根本连不上!这就是CGNAT最恶心的地方——它像道无形的墙,把入站连接都拦住了。后来我用Python写了个简单的端口检测脚本,发现除了80、443等常见端口,其他端口基本都被拦截。

更绝的是,某些运营商的CGNAT策略会动态变化。上周能用的端口,这周可能就被封了。我有次搭建的WebDAV服务突然罢工,排查半天才发现运营商偷偷更新了NAT策略。所以建议多测试几个端口,最好在不同时段都试试。

那些意想不到的蛛丝马迹

除了上述方法,还有些不太明显的迹象能反映CGNAT的存在。比如多人游戏经常断连、P2P下载速度异常缓慢、监控摄像头远程查看时断时续…这些都是我曾踩过的坑。特别是使用TeamViewer这类远程工具时,如果频繁提示”NAT穿越失败”,十有八九是CGNAT在作祟。

最搞笑的是有次帮客户调试智能家居,设备明明在线却无法远程控制。后来发现运营商给分配的是CGNAT,导致Home Assistant的外网访问完全失效。这种问题往往最难排查,因为表面上看网络连接一切正常。

说到底,检测CGNAT就像是一场与运营商斗智斗勇的游戏。随着IPv4地址越来越稀缺,这种”共享经济”模式恐怕会越来越普遍。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,不妨试试这些方法,或许能少走些弯路。毕竟,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,对吧?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