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每次看到家里各种智能设备都需要单独设置代理,我就觉得特别头疼。路由器上做全局代理听起来是个完美的解决方案,但实际操作起来可没那么简单。我自己折腾了好几个周末,才摸索出一套相对稳定的家庭网络全局代理方案。你看,现在家里从智能音箱到手机电视,甚至扫地机器人都能自动走代理,再也不用一台台设备反复配置了。
路由器选择真的有讲究
很多人都忽视了路由器这个关键因素。普通的运营商送的路由器根本跑不动代理程序,我试过在一台某运营商定制的双核路由器上装Clash,结果CPU直接飙到100%。后来换了一个二手的小米R3G刷了Padavan固件,效果立刻好多了。这让我明白,处理性能至少得双核1GHz以上,内存128MB是底线,否则代理程序都跑不起来。
现在主流方案有三种:路由器刷机、旁路网关和物理服务器。我个人最推荐旁路网关方案,就是在网络里单独加一个小设备专门处理代理流量。一个树莓派4B就能完美胜任,功耗低至5W,7×24小时运行也不心疼电费。
DNS污染问题最让人抓狂
最折磨我的其实是DNS问题。刚开始以为只要做好流量转发就行了,结果发现很多网站根本打不开。后来才知道是因为ISP的DNS投毒污染。现在我给所有设备强制指定DNS服务器为Cloudflare的1.1.1.1,路由器上还跑了DNS-over-HTTPS。说真的,这一步搞定后,网络流畅度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。
实测下来,代理服务器响应延迟从300ms降到了150ms左右。还有一个隐藏技巧是在Clash配置里加上fallback策略,当主线路不稳定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线路。我设置了5秒超时自动切换,这样就再也不会遇到看视频突然卡住的情况了。
智能分流必不可少
纯粹的全局代理在国内环境下根本没法用,淘宝、微信这些国内服务走代理反而慢得要死。我现在用Geosite数据库做智能分流,把国内服务和白名单域名都设为直连。比较有意思的是,连爱奇艺、腾讯视频这些流媒体都需要特殊处理,它们对代理IP特别敏感,经常会出现”地区限制”的提示。
最后提醒一点:记得定期更新路由规则和节点列表。我设置了一个每周自动更新的cron任务,几个月运行下来相当稳定。现在全家设备都能流畅访问外网,孩子上网课、老婆追剧、我查资料互不干扰,这才是智能家居该有的样子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