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内网穿透工具的选择,实在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。记得去年调试家里的智能家居系统时,我几乎试遍了市面上所有主流方案,从最初被花生壳的突然收费政策惊到,到最后意外发现ngrok居然还有自建服务器这种玩法,这中间的折腾过程简直可以写本小说了。
免费方案:适合轻度使用者
如果你是偶尔需要远程访问家中NAS或者开发测试,像Sunny-Ngrok这样的服务真是救命稻草。不过要注意,免费版本通常有每小时4次的连接数限制——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当初调试MQTT协议时那叫一个抓狂。还有个冷门但好用的是Localtunnel,它的命令行工具安装简单到只需要npm install -g localtunnel
就能搞定。
自建方案:技术控的最爱
说实话,frp确实是个好东西,但配置文件的复杂度能吓退一堆新手。我有次帮朋友设置时,光是搞清楚stcp
和xtcp
的区别就花了半小时。更推荐试试看最近火起来的NPS(nps),它那个Web管理界面简直太友好了,连我那个只会用手机APP的父亲都能自己添加映射规则。
# NPS服务端安装命令(Linux)
wget https://github.com/ehang-io/nps/releases/download/v0.26.10/linux_amd64_server.tar.gz
tar -zxvf linux_amd64_server.tar.gz
cd nps
./nps install
nps start
特别提醒:如果用云服务器自建穿透,一定要记得修改默认端口和密码!上个月还有朋友因为直接用默认配置,结果第二天服务器就变成了矿机…
商业方案:稳定但需要花钱
如果你像我一样经营着一个小型工作室,可能考虑下蒲公英X1这样的硬件方案。虽然一年298元的费用不算便宜,但它的P2P穿透成功率确实高。实测在星巴克连工作室的NAS传视频素材,速度居然能跑到5M/s,完全够用了。
最后分享个血泪教训:千万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我现在是frp+蒲公英双保险,外加一个备用的Zerotier全流量VPN。毕竟经历过三次远程调试时服务突然中断的惨剧后,我终于学会了什么叫”防患于未然”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