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v6能完全替代IPv4公网吗?

话题来源: 实测公网访问老掉线?可能是运营商 CGNAT 搞的鬼

说到IPv6能不能完全替代IPv4公网,这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。作为一个被运营商偷偷塞进CGNAT大内网的受害者,我深刻体会到IPv4公网地址的珍贵。虽然IPv6号称拥有”天文数字”般的地址空间(340万亿亿亿亿个地址,这数字我念着都绕口),但现实情况却复杂得多——就像我那台时不时抽风的NAS一样,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

IPv6的先天优势与后天障碍

IPv6最诱人的当然是它的地址数量。理论上说,给地球上的每粒沙子分配一个IP都绰绰有余。但现实是,很多老旧的网络设备还在用着十年前的路由器,连IPv6是啥都不知道。我家那台”古董级”的监控摄像头就是典型,每次我想用IPv6直连它,它就用”网络不可达”来抗议。

更糟心的是,虽然三大运营商都在推IPv6,但实测下来发现IPv6的穿透性时好时坏。上个月我特意做了个测试:用手机流量访问家里开启IPv6的NAS,电信网络下速度飞起,但切到移动网络就变成了”龟速”。后来在论坛看到大神分析,原来是某些省的IPv6互联互通还存在瓶颈。

那些无法回避的现实困境

IPv6推广这么多年,为什么我们还离不开IPv4?问题其实出在生态链上。举个例子,很多企业级应用(比如某些VPN系统)至今只认IPv4地址。我有个做远程办公的朋友就遇到过尴尬事:公司总部部署了纯IPv6网络,结果分公司那套十多年前买的视频会议系统直接罢工了。

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——价格。现在有些云服务商对IPv4地址收取”租金”,而IPv6地址免费提供。听起来很美对吧?但如果你要兼容旧系统,就得同时购买IPv4地址。这不就跟买车一样吗?电动车是省油钱,但充电桩不够用时,你还得备着台燃油车。

过渡期的生存指南

以我个人经验来看,现阶段最靠谱的方案是”两条腿走路”:在争取IPv4公网地址的同时,逐步迁移支持IPv6的服务。我在路由器上就同时配置了IPv4端口映射和IPv6防火墙规则,像Jellyfin这种现代应用走IPv6直连,而那些”老顽固”设备继续用IPv4穿透。

最近还有个意外发现:开启IPv6后,某些视频网站的加载速度明显变快了。咨询做网络优化的朋友才知道,原来部分CDN节点对IPv6流量有优化。这大概就是技术迭代的缩影吧——总有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烦恼同时到来。

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:IPv6能完全替代IPv4公网吗?我的答案是”迟早的事,但没那么快”。就像当年ADSL过渡到光纤,总有些用户抱着老猫不肯放手。技术迭代从来不是请客吃饭,而是一场充满妥协的持久战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