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个长期和Linux服务器打交道的运维人员,NetworkManager绝对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。说实话,这个服务虽然本意是简化网络管理,但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NetworkManager那些常见的”小脾气”,以及我是如何应对它们的。
配置冲突:传统工具与NetworkManager的拉锯战
记得有一次,我按照老习惯用ifconfig修改了IP地址,结果重启网络后配置神奇地复原了。琢磨了半天才发现,原来是NetworkManager在背后悄悄把我的改动覆盖了。这种”好心办坏事”的情况在同时使用传统网络工具和NetworkManager时特别常见。后来我学乖了,要么完全禁用NetworkManager,要么就统一用nmcli来管理网络配置。
意外的服务重启:配置文件被重置的烦恼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:明明在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里配置好了静态IP,但过段时间就莫名其妙变成了DHCP获取。这种问题多半是NetworkManager服务重启导致的。特别是在系统更新或者某些依赖服务重启时,NetworkManager会”热心”地把网络配置恢复到它认为正确的状态。我的解决方案是直接修改NetworkManager的配置文件,或者在/etc/NetworkManager/conf.d/下创建自定义配置。
WiFi连接不稳定:那些年掉过的线
在笔记本上使用Linux时,WiFi连接经常会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。这往往和NetworkManager的电源管理设置有关。NetworkManager默认会尝试优化无线连接的功耗,但有时候这种优化反而会导致连接不稳定。通过nmcli connection modify命令调整wifi.powersave参数,或者直接修改/etc/NetworkManager/conf.d/wifi.conf文件通常能解决这个问题。
DNS配置混乱:解析不了的域名
NetworkManager管理DNS的方式有时候真的很让人头疼。它会自动更新/etc/resolv.conf文件,但有时会和其他服务(比如dnsmasq)产生冲突。我见过最奇葩的情况是,明明在NetworkManager里配置了正确的DNS服务器,但系统就是解析不了域名。后来发现是因为NetworkManager在更新resolv.conf时没有正确处理注释和特殊配置。现在我都会使用NetworkManager的dns=none模式,然后手动管理DNS配置。
总的来说,NetworkManager是个功能强大的工具,但确实需要花些时间去了解和适应它的工作方式。对于服务器环境,我个人的建议是:要么完全掌握nmcli的使用方法,要么干脆禁用NetworkManager改用传统网络配置方式。毕竟,在关键业务环境里,网络稳定性可比那些花哨的功能重要多了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