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2P联机有哪些常见问题?

话题来源: UDP打洞在游戏联机中的应用实例

P2P联机确实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技术,我和朋友开黑打游戏时没少被它折磨。你说大家都是光纤宽带,怎么就连不上呢?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网络环境差异导致的。最常见的莫过于NAT类型不兼容了,就像两个说着不同方言的人,明明都是汉语却互相听不懂。特别是对称型NAT,简直就是P2P联机的噩梦,这种情况下基本只能靠中继服务器来救场了。
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NAT坑

记得有次周末开黑,五个人里有三个死活连不上主机。后来一排查才发现,用电信宽带的两位朋友都是全锥形NAT,反而用移动4G热点的朋友最容易当主机。这让我想起个冷知识:不同运营商的NAT策略差异大得惊人,移动网络往往比家庭宽带更适合P2P联机,你说气不气人?

更糟心的是某些路由器厂商的”神优化”。去年帮朋友调试时就遇到过,某品牌新款路由器默认开启了”智能安全防护”,直接把所有P2P流量当成攻击给拦截了。这种”为了安全牺牲可用性”的做法,让多少游戏玩家平白无故背上了”网络差”的锅啊。

端口映射的那些玄学问题

UPnP本应是解决P2P联机的银弹,现实却常常打脸。我统计过身边20个朋友的网络环境,能正常使用UPnP的不到三成。有些光猫虽然提供UPnP开关,但实际效果就跟薛定谔的猫一样——不开肯定不行,开了也不一定行。最离谱的是某次遇到个路由器,UPnP设置里明明白白写着”已启用”,实际上却在后台偷偷把映射有效期设成了30秒…

手动端口映射也好不到哪去。不同厂商的配置界面千奇百怪,有藏在”高级设置”深处的,有需要先启用”专家模式”的,还有必须用特定格式填写端口范围的。更不用说那些把TCP/UDP选项分开两页设置的路由器了,这不是存心为难用户嘛!

当P2P遇上防火墙

Windows Defender有时候也是个”热心过头”的主。我就亲眼见过它把正经联机游戏的UDP包当成可疑流量给拦截了。最讽刺的是,关掉实时防护后联机立马就顺畅了,可谁会为了玩游戏把安全防护全关了呢?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其实只需要在防火墙规则里添加个例外就行,但这操作对普通玩家来说未免太硬核了。

企业网络更是P2P的地狱。上周公司团建想打把游戏放松下,结果技术部的防火墙直接把所有P2P流量都掐了。IT主管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为了”保障办公网络稳定”,可明明午休时间带宽绰绰有余啊!这种一刀切的策略,让多少打工人的摸鱼计划胎死腹中。

写在最后的小建议

经过这些年和P2P联机的斗智斗勇,我总结出几个实用技巧:手机热点往往比WiFi靠谱;遇到连不上的情况先重启路由器试试;实在不行就用加速器或者Hamachi这类虚拟局域网工具。虽然不能保证100%解决问题,但至少能少走些弯路。你们在P2P联机上还遇到过什么奇葩问题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血泪史!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