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防止Redis被暴力破解?

话题来源: 快速排查公网环境部署Redis的正确姿势

谈到Redis防御暴力破解这件事,还真有不少血泪教训可以分享。去年为一个电商客户做安全审计时,就发现他们的Redis实例竟然在24小时内遭受了来自全球超过50万次的暴力破解尝试——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太过简单的弱口令”redis@123″。说实话,这种情况在互联网上简直比比皆是,黑客们早就有成熟的自动化工具在扫描全网开放的Redis端口了。

别让默认配置成为黑客的入场券

Redis默认无密码的设置简直就是在”邀请”黑客光顾。记得有次应急响应,客户的Redis明明配置了密码,却仍然被黑了——问题出在他们把密码直接写在命令行参数里,而系统日志完整记录了启动命令。你说这种安全防护是不是形同虚设?更可怕的是,很多Docker镜像还默认以无保护模式启动Redis,这种案例我在云环境见得最多。

多层防御才是硬道理

单一防护措施往往不够看。我建议的组合拳是:首先把密码复杂度提到16位以上(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和特殊字符);其次启用Redis 6.0的ACL功能,不同业务使用不同账号;最后用iptables限制只有应用服务器能访问Redis端口。有个金融客户还搞了个骚操作——把Redis放在自定义的65521端口,结果黑客扫描脚本只扫常见端口,直接把他们给漏过去了。

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

有些安全配置特别容易踩坑。比如设置maxclients时,很多人都忘了这个数值应该小于系统的ulimit限制;再比如rename-command确实能禁用危险命令,但某些黑客会直接尝试发送原始字节码来绕过。最有意思的是,有次遇到个案例,黑客通过成功爆破Redis后,居然在里面创建了个定时任务来持久化自己的访问权限——这事告诉我们,安全防护真得全方位考虑。

说真的,与其亡羊补牢,不如一开始就把安全做到位。现在我的标准做法是:非必要不暴露Redis到公网,万不得已时也会配置证书双向认证。毕竟数据泄露的代价,可比部署VPN或者跳板机高多了。哎,你们有没有碰到过更奇葩的Redis被黑案例?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经验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