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打开Steam看到那个不断膨胀的游戏库,我就又开心又头疼。作为一个拥有300多个游戏、库容量突破2TB的老玩家,这几年可没少在研究怎么管理这个”数字宝库”。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些真正实用的Steam库管理技巧,不少都是踩坑后总结出的血泪经验。
给你的游戏库做个体检
先说个残酷的事实:Steam游戏平均占用空间从2015年的12GB暴涨到现在的35GB(数据来自SteamDB)。我建议每月做次”库体检”:在客户端右上角筛选器里勾选”按大小排序”,那些占用空间大但很久不玩的游戏就可以考虑”冷冻处理”了。有个技巧是右键游戏→属性→本地文件→卸载游戏,但保留创意工坊内容,这样重装时会快很多。
分类的艺术比想象中复杂
Steam的分类系统深藏不露——按住Ctrl多选游戏后右键创建集合,我发现很多玩家都没用透这个功能。我的分类逻辑是:按类型(RPG/射击等)+状态(常玩/停放/通关)+特殊标记(联机专用/Mod大户)。对《辐射4》《上古卷轴》这种Mod大户,我会专门建个”Mod地狱”分类,提醒自己不要随便点开,否则又是三小时起步的调试时间…
隐藏游戏的黑科技用法
你知道Steam可以隐藏游戏吗?这不是简单的掩耳盗铃。我在”管理→隐藏此游戏”上总结出三个实用场景:1)暂时不想处理的免费测试版游戏;2)朋友”强塞”给你的辣眼游戏;3)当作成就系统的”后悔药”——有些通关后还想重玩的游戏,隐藏后再显示能清空成就进度(不过这个机制好像V社最近在修复)。
云同步的妙用与陷阱
云存档本是个好功能,但用不好会酿成悲剧。《以撒的结合》玩家应该都懂——某次我在网吧玩完,回家发现本地400小时存档被2小时的新存档覆盖了…现在我会在玩重要游戏前,刻意关闭云同步,手动备份存档到OneDrive。还有个冷知识:在Steam设置→云服务里,能看到每个游戏的具体云存档大小。
多设备玩家的生存指南
我同时在台式机和笔记本上用Steam,发现”远程同乐”功能意外好用。在图书馆用轻薄本玩《胡闹厨房》,实际运算在家庭主机运行,居然比串流还流畅。关键是要在主机设定里开启”远程畅玩”选项,笔记本上勾选”启用远程游玩性能覆盖图”,这样能看到实时帧数和带宽——内存不够又要开黑时的救命稻草啊!
管理Steam游戏库这事吧,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可真能折腾死人。最近我开始用第三方工具Depressurizer批量修改游戏封面和元数据,结果不小心把所有射击游戏都标注成了”教育软件”…这大概就是数字仓鼠症患者的快乐与烦恼吧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