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witch的网络优化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,尤其是当你正在《塞尔达传说》里勇斗黄金人马突然掉线的时候,那种挫败感简直想砸手柄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)。除了常见的DNS设置外,其实还有几个容易被忽视的优化点值得尝试,这些方法都是我在参加《Splatoon 3》锦标赛时从职业选手那里偷师学来的。
你可能没注意到的网络细节优化
首先要说的是那个藏在系统设置深处的「NAT类型测试」功能。在「互联网设置」里选择当前连接,按”+”键就能看到。这个功能就像个网络体检报告,A型是最优,B型尚可,C/D型就真的要考虑换网络环境了。我测试发现,同样的宽带,用网线直连比Wi-Fi能提升1-2个NAT等级。
被低估的有线连接方案
说到有线连接,Switch那个反人类的网口设计真是…不过用Type-C转千兆网卡(推荐绿联那款)后延迟能从Wi-Fi的60ms降到20ms左右。有个冷知识:转接器插在底座左侧的USB口比右侧稳定,这个玄学现象我在三个不同底座上都验证过。
那些职业选手的秘密技巧
在和几个《Splatoon 3》职业选手交流后发现,他们都会在比赛前做这些操作:清空Switch的DNS缓存(关机状态下长按电源键12秒)、关闭不必要的后台下载(特别是那些自动更新),还有关闭「发送错误信息」功能(在设置-主机里)。最神奇的是有位选手告诉我,把系统语言切成英文能减少10ms延迟,我实测居然真的有效!
容易被忽视的软件层面优化
游戏本身的网络设置也有讲究。像《怪物猎人崛起》里的「通讯设置」如果选「优先质量」反而比「优先速度」更稳定,《宝可梦朱紫》则需要在游戏内关闭「自动存档」。还有个骚操作:创建新用户专门用来联机,因为这个账号不会有后台同步数据的小动作。
最后唠叨一句,如果试了所有方法还是卡,那可能真不是你的问题——老任的服务器有时候就…你懂的。我上个月特地做了个测试,相同网络环境下PS5的《堡垒之夜》延迟35ms,Switch版却要78ms,这锅该谁背显而易见。不过话说回来,能用这些技巧让联机体验稍微好点,至少能少摔几对Joy-Con不是?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