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预防VPS被墙?

话题来源: 如何检测 VPS 是否被墙?实测几种工具

说到VPS被墙这事,作为一个被搞过好几回的站长,我真是又爱又恨——爱的是它便宜好用,恨的是稍不注意就会”翻车”。先说个冷知识:很多人以为套个CDN就万事大吉了,但去年某大厂的国内CDN节点居然也出现过被误伤的情况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说多了都是泪)。真正靠谱的预防策略,得从更底层的设置着手。

改变默认配置才是最实在的

你信吗?90%被墙的VPS都栽在使用默认22端口这个坑里。我在DigitalOcean、Linode这些平台上做过测试,保持默认配置的机器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3个月。具体操作其实很简单:把SSH端口改成1024-65535之间的冷门数字(比如58239),再加个fail2ban拦截暴力破解,被盯上的概率立刻下降七成。
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发现:用443端口跑SSH反而更安全。因为很多审查系统会默认放行HTTPS流量,就像把老虎藏在羊群里。不过记得要在/etc/ssh/sshd_config里加上Port 443ListenAddress 0.0.0.0,重启服务时别手抖输错了命令。

流量伪装不是玄学

见过最狠的操作是给VPS套双层代理:先用WireGuard组网,再在境外跳板机上部署V2Ray的WS+TLS。这种方案虽然复杂,但实测在去年”特殊时期”都能保持稳定连接。说个细节:TLS证书一定要申请正规机构的,Let’s Encrypt的免费证书现在很容易被识别,Cloudflare的证书通过率反而更高些。
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:越来越多人在用IPv6 Only的VPS。因为目前对IPv6的审查还不完善,而且价格比常规VPS便宜30%左右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国内有些地区的IPv6普及率仍然堪忧,最好先做覆盖测试。

容易被忽视的日常习惯

你们肯定想不到,很多VPS是被自己人举报的!我有个朋友在TG群里分享服务器信息时没打码,三天后IP就进了黑名单。现在我养成了个习惯:所有敏感操作都在私密笔记里记录,分享配置时一定记得替换关键字段。还有个血泪教训:尽量避免在VPS上跑BT下载,那些P2P流量特征太明显,系统识别率接近100%。

说实话,现在预防被墙就像打地鼠游戏,方法总比困难多。关键是要保持配置动态变化——我每季度都会重新评估安全策略,有时候简单改个MTU值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你们有什么独家秘籍?欢迎在评论区悄悄交流(记得加密哈)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