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用路由器的选择真是门学问,每次站在电商平台琳琅满目的商品页面前,我都会陷入选择困难症。毕竟这不是买白菜,几十块的差价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。我在帮朋友选购路由器时总结出一个经验:千万别只看商家宣传的”穿墙王”、”电竞级”这些噱头,得先搞清楚自己家里的实际需求。
户型大小决定天线数量
我家是老式两居室,当年图便宜买了个单天线路由器,结果次卧信号总是不稳定。后来换成双频千兆路由器才发现,原来不是运营商的问题,是路由器太”阳春”了。一般来说,70平米以下单间用双天线就够用,但如果像我家这种承重墙多的老房子,或者100平米以上的户型,建议直接上四天线或者Mesh路由组网。
有趣的是,我邻居家130平大三居用了六天线路由反而效果不好,问了做网络工程的朋友才知道,天线太多在小空间里容易互相干扰。所以说,不是天线越多越好,关键要看户型结构和路由器摆位。
设备数量容易被忽视
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:明明宽带速度测出来很快,但晚上全家人一起刷视频就卡?这就是典型的带机量不足问题。现在智能家居设备越来越多,很多人家里的联网设备轻松就超过20台。我家现在联网设备都有27个了,从智能音箱到扫地机器人,简直就是在考验路由器的多任务处理能力。
普通家用路由器的带机量一般在15-30台左右,如果设备再多的话,建议选择企业级路由器或者考虑AP+AC的方案。不过说句实话,大部分家庭真没必要追求太高配置,毕竟买回来性能过剩也是种浪费。
特殊需求要提前考虑
就像原文作者提到的双宽带分流需求,这种特殊情况在选购时就要留意。有些路由器看着配置高,但固件功能特别简陋,连最基本的QoS流量控制都没有。我表弟是个重度游戏玩家,为了追求低延迟专门换了支持游戏加速模式的路由器,结果发现ping值确实降低了15ms左右。
如果你有NAS、智能家居中枢这类特殊需求,建议重点关注路由器的USB接口、插件扩展能力。至于追求极致的发烧友,那可能需要考虑软路由方案了——虽然配置麻烦点,但可玩性真的高很多。
品牌选择的小秘密
最后说说品牌选择这个玄学问题。TP-Link确实性价比高,但高端产品线体验可能不如华硕稳定;小米路由器颜值在线,可固件更新总慢半拍。我个人比较推荐的做法是:入门级选TP-Link,中端看华为,对游戏有要求的可以考虑华硕,至于网件?性能没话说就是价格偏高…
对了,提醒大家千万别被所谓的”WiFi6+”、”万兆路由”这些新概念忽悠。我家500M宽带用WiFi5路由器照样跑满速,新技术固然好,但还是要看实际需要和预算。路由器这东西,合适的就是最好的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