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企业宽带用CGNAT这件事,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——企业用户不是应该享有更优质的网络服务吗?但现实往往比想象更魔幻。作为一名经常和企业网络打交道的技术顾问,我就遇到过好几家客户,花着高价租用企业专线,结果发现IP地址居然是运营商内网的10.x.x.x段。这种情况在移动、联通等运营商的中小型企业客户中尤为常见,特别是那些月租在500元以下的”经济型”企业宽带套餐。
运营商的小算盘:成本与资源的权衡
其实运营商这么做也不难理解。去年参加某运营商的技术交流会时,他们的工程师就直言不讳地表示,IPv4地址枯竭已经是行业共识。一个公网IPv4地址在黑市上能卖到200-300元/年,而很多企业用户其实根本用不到真正的公网IP。比如那些只需要上网办公、收发邮件的公司,运营商自然会优先把这些用户纳入CGNAT池子。
更讽刺的是,有些打着”智能组网”旗号的企业套餐,本质上就是在CGNAT基础上做了二次封装。我就遇到过一家连锁便利店,总部和分店间的视频监控总是卡顿,检查后发现所谓的”专属内网”竟然是运营商用CGNAT+SDN技术虚拟出来的!
识别企业宽带CGNAT的实用技巧
判断企业宽带是否用了CGNAT,我总结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:先登录路由器查看WAN口IP,再用手机4G网络访问ip138.com对比外网IP。如果两者不一致,十有八九是中招了。更专业的做法是用traceroute命令,如果在第二跳就出现10.x或100.x的地址,那基本可以确诊。
最近帮一家设计公司处理文件传输慢的问题时,就发现了这样的情况。他们用的可是月付899的”企业光纤”,结果traceroute显示第二跳是10.224.71.1,典型的CGNAT节点。后来我们通过向运营商提供营业执照等材料,才勉强要到了动态公网IP。
企业用户的破局之道
对于确实需要公网IP的企业,我的建议是:首先查看合同条款,很多运营商其实在细则里藏着CGNAT的说明;其次可以尝试以”视频会议系统”、”远程办公”等名义申请取消CGNAT,成功率会比单纯投诉高很多。如果实在不行,考虑升级到真正的商务专线,虽然价格可能翻倍,但至少能确保网络质量。
有意思的是,现在有些云服务商推出了”公网IP转接”服务,算是曲线救国的方案。不过长期来看,随着IPv6的普及,这个问题应该会逐渐缓解。只是按国内运营商的推进速度,这一天可能还得等上好几年…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