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预防浏览器被劫持?

话题来源: 电脑打开网页自动跳转?如何彻底查杀劫持

说实话,浏览器被劫持这事真的特别烦人,就像家里突然闯进个不速之客总在你上网时捣乱。前两天我一个朋友还在抱怨他的Edge浏览器莫名其妙开始重定向到各种购物网站,连最常访问的技术论坛都进不去了。这种事情发生时,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重装浏览器或者重启电脑,但其实预防胜于治疗,有些简单的小习惯就能规避大部分劫持风险。

三大防劫持的日常习惯

你知道吗?根据网络安全公司的统计数据,约65%的浏览器劫持案例都是通过软件捆绑安装实现的。我个人的经验是,安装任何软件时都要特别留意那些默认勾选的”推荐安装”选项——这些小字部分往往藏着各种工具栏或插件。比如某款知名压缩软件就经常偷偷捆绑安装浏览器扩展,这事儿我在技术社区看到过不止10次相关投诉了。

再说个真实案例:有用户反馈他的Chrome首页总被劫持到某个搜索引擎,最后发现问题出在一个看似无害的天气插件上,这种例子真的比比皆是。所以我现在安装任何扩展前都会仔细查看评价和权限要求,那些索取”读取和更改所有网站数据”权限的扩展一定要特别警惕。

系统层面的防护措施

除了浏览器本身,操作系统也很容易成为攻击目标。Windows用户建议定期检查几个关键位置:首先是计划任务,在那里我曾发现过定时触发的恶意脚本;其次是注册表启动项,有些劫持程序会在这里写入自启动项;还有就是老生常谈的hosts文件,这是DNS劫持的重灾区。

最近我发现很多用户忽略了一个重要设置——DNS服务器。有次帮同事处理劫持问题时,发现他的路由器DNS被篡改成了恶意服务器。所以现在我都推荐大家使用Cloudflare(1.1.1.1)或Google DNS(8.8.8.8)这类可信服务,至少比某些ISP默认提供的DNS要安全得多。

技术小白的自我保护

对于不太懂技术的朋友,我有几个傻瓜式建议:首先,浏览器自动更新一定要开启,去年Chrome修复的一个安全漏洞就与此相关;其次,免费WiFi尽量少用,有安全研究表明公共WiFi是中间人攻击的温床;最后就是定期备份书签和重要数据,这招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
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:很多人手机被预装软件骚扰后会立即卸载,但对电脑上的可疑程序却格外”宽容”。这种双重标准真的该改改了,毕竟浏览器劫持带来的安全隐患可能比几个预装App严重得多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