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配置完Trojan全局代理后,我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,结果发现网络性能时不时会变得特别糟糕。特别是在晚上高峰期,YouTube视频加载转圈圈的样子简直让人抓狂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,我发现代理网络性能优化其实是个系统工程,需要从多个维度着手。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几个我实践下来确实有效的优化技巧。
服务器选择真的那么重要吗?
最开始我用的是最便宜的VPS,结果发现这完全是个错误决定!后来测试了不同地区的服务器,发现距离真的是个关键因素。比如从上海连接到东京的延迟大约在60-80ms,而连接到洛杉矶就要180ms以上了。更夸张的是,有次我测试了欧洲的服务器,延迟直接飙到300ms+,看视频卡得跟幻灯片似的。所以我现在宁愿多花点钱,也要选地理位置更近的优质线路。
那些容易被忽略的TCP参数
你们知道吗?Trojan配置文件里那些TCP参数真的不是摆设。我原本也是随便填的,后来仔细研究才发现,调整fast_open和keep_alive这些参数能让连接效率提升不少。特别是fast_open开启后,理论上能减少一个RTT的时间,在实际使用中确实能感觉到网页加载快了一些。不过这里有个坑要注意:有些网络环境不支持TCP Fast Open,强行开启反而会导致连接失败。
DNS解析这个隐形杀手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我曾经为了网速问题折腾了好几天,最后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DNS!默认的DNS查询要走完整的代理链路,这无形中增加了延迟。后来我改用了异步DNS查询,把国内域名和国外域名分开处理,效果立竿见影。特别是访问国内网站时,速度明显快了很多。这个方法对视频流媒体特别有效,因为视频播放往往需要频繁解析CDN域名。
路由策略的智慧
我现在学聪明了,不是所有流量都走代理。像访问国内网站、玩国内游戏这些,直接走直连反而更快。通过合理设置路由规则,把国内外流量分开处理,既能保证访问速度,又能节省代理带宽。这个技巧特别适合家里有多人同时使用网络的情况,毕竟代理服务器的带宽是有限的,得省着点用。
说到底,代理网络优化是个需要持续调整的过程。我现在每个月都会抽时间检查一下网络状况,看看有没有需要优化的地方。毕竟网络环境在变,我们的使用需求也在变,保持这种优化意识真的很重要。你们有什么好的优化经验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!

服务器选择确实很关键,我换了东京线路后网速明显提升👍
DNS设置这块学到了,回头也试试异步查询
想问下fast_open参数具体怎么配置?有些教程说得不太清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