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器带宽测试最佳实践?

话题来源: 为什么服务器测速一直不准?

说实话,服务器带宽测试这件事,看起来简单,但实际操作中处处都是坑。经常有人在论坛抱怨”明明买了百兆带宽,怎么实际使用只有30Mbps?”其实这不一定是服务商的问题,更多时候是测试方法出了差错。我自己就经历过一个案例:某游戏服务器在高峰时段频繁卡顿,然而常规测速数据却显示带宽完全够用。

测速工具的隐藏玄机

大多数人都知道用speedtest这样的工具,但鲜有人注意工具本身的限制。比如,免费的测速网站通常会压缩测试数据包,而且默认使用单线程。要知道某些网络设备对并行连接的优化更好,这时候iperf3多线程测试会更接近真实场景。我之前做过对比,用speedtest单线程测出的150Mbps,在iperf3 8线程测试下竟然飙到了570Mbps!

测试时长的关键作用

很多新手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测试时间太短。云服务商普遍采用”令牌桶”算法来控制带宽,允许突发速率但会有限制。我曾经连续测试30秒确实跑满了1Gbps,但延长到5分钟后,平均值就降到了600Mbps左右。靠谱的做法是分时段进行:30秒短时测试观察峰值,15分钟长时测试观察稳定性。

测试方向也不容忽视

奇怪的是,很多人只测下载不测上传。但实际上,双向上传下载不对称的情况很常见。上周就有个视频会议系统的问题,下载100Mbps很流畅,但上传只有可怜的10Mbps——这是因为服务商按成本考虑限制了上行。重要提示:TCP协议本身的ACK确认包也需要上行带宽,如果上传满了,下载再高也是白搭!

测试带宽就像医生体检,不能只看一个数据。综合考量工具选择、测试时长、方向控制,还要结合业务特点来设计测试方案。毕竟在我们这个行当里,”看数据说话”是硬道理,但这数据的获取方式,还真是讲究得很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