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战分享:我是如何用多线路出口解决公司网络卡顿问题的
大家好,我是33blog的技术编辑老王。上周公司网络突然变得特别卡,视频会议各种掉线,连Git拉代码都成问题。经过三天折腾,终于用多线路出口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。今天就把我的踩坑经验和实用技巧分享给大家。
一、为什么要用多线路出口?
我们公司原本只有一条200M的电信专线,平时用着还行。但最近业务扩张后,问题就来了:
- 海外同事访问内网资源慢如蜗牛
- 高峰期视频会议卡成PPT
- 单点故障风险太高(有次光缆被挖断全员停工)
经过测试,我发现电信线路对海外访问确实不太友好,而联通对移动设备的支持更好。于是决定采用电信+联通双线方案。
二、设备选型踩坑记
最开始我想省钱,用了个二手企业路由器刷OpenWRT。结果发现:
# 查看连接状态
ip route show table all
负载均衡根本不起作用!后来才明白这种方案对多WAN支持很有限。最终咬牙上了专业的多WAN口路由器,这里建议:
- 小型企业:TP-Link ER系列(性价比高)
- 中大型企业:FortiGate或Cisco(功能全面)
- 千万别像我一样贪便宜吃大亏
三、配置实战技巧
配置时我总结了几条实用经验:
# 策略路由示例(基于源IP)
ip rule add from 192.168.1.100 table TELECOM
ip rule add from 192.168.1.200 table UNICOM
- 财务部走电信(稳定性优先)
- 海外业务走联通国际出口
- 设置自动故障切换(重要!)
- 做好QoS限速(防止P2P拖垮网络)
特别提醒:DNS解析也要做分线路配置,否则会出现”电信用户解析到联通IP”的尴尬情况。
四、效果与后续优化
部署后测速结果:
场景 | 改造前 | 改造后 |
---|---|---|
国内视频会议 | 卡顿率35% | 卡顿率2% |
海外访问 | 延迟400ms+ | 延迟180ms |
后续我还打算加入4G/5G备份线路,毕竟上次光缆被挖的教训太深刻了…
五、给后来者的建议
如果你也打算部署多线路:
- 先做好流量分析(我用PRTG监控了一周)
- 不同运营商线路最好走不同物理入口
- 记得配置自动切换的告警通知
- 保留单线模式作为应急方案
这次折腾让我明白:网络建设真的不能将就。大家如果有类似经验,欢迎在评论区交流~
我们公司也遇到类似问题,正愁找不到解决方案呢,这篇太及时了!
终于有人说DNS解析分线路配置的问题了,我们上次就踩了这个坑 😅
刚给公司上了TP-Link ER605,性价比确实不错,就是界面有点难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