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端模拟器推荐:Tabby使用体验

2025.7.18 杂七杂八 1003
33BLOG智能摘要
Tabby(原名Terminus)是一个跨平台终端模拟器,支持Windows、macOS和Linux,适合多设备切换使用的开发者。其现代化的用户界面与IDE相似,主题自定义能力强,提升了使用体验。核心优势在于多窗口分屏功能,可同时监控多个服务器日志,并具备持久化会话功能,能在系统重启后恢复输入状态和命令内容,避免数据丢失。 Tabby的插件系统丰富,可大幅提升终端功能性,例如自动补全公司内部命令、可点击URL和管理Docker容器等。用户可通过插件扩展其功能,自定义体验灵活方便。然而,启动速度和字体渲染问题在某些系统上可能存在,需手动调整配置以优化性能。 与其他终端相比,Tabby在跨平台配置同步、SSH管理适配性及整体性能方面表现更优。尽管iTerm2和Windows Terminal各有优势,但Tabby在多平台环境下更契合复杂工作需求。作者认为Tabby在设计和功能上实现了良好平衡,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高效率工具。
— 此摘要由33BLOG基于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,仅供参考。

告别单调终端:Tabby 让我工作效率翻倍的秘密

终端模拟器推荐:Tabby使用体验

作为一名整天和终端打交道的开发者,我试过无数终端模拟器——从系统自带的 Terminal 到 iTerm2、Hyper 等等。最近半年彻底被 Tabby(原名 Terminus)圈粉,今天就来分享这个让我戒不掉的神器。

为什么选择 Tabby?

第一次知道 Tabby 是在 GitHub Trending 上看到的。吸引我的首先是它的跨平台特性(Windows/macOS/Linux 全支持),毕竟我经常需要在不同设备间切换。安装后最直观的感受是:这UI也太现代了吧! 相比黑底白字的传统终端,Tabby 的界面像 IDE 一样精致。

但真正让我留下来的,是这几个杀手级功能:

  • 真正的多窗口分屏(不是简单的标签页)
  • SSH 客户端内置,支持密码和密钥管理
  • 超强的主题自定义能力
  • 插件系统(后面会重点讲)

那些让我惊呼的实用功能

记得有次需要同时监控三个服务器的日志,传统做法要么开多个终端窗口,要么用 tmux。但在 Tabby 里,直接 Ctrl+Shift+D 垂直分屏,再 Ctrl+Shift+E 水平分屏,三个面板瞬间搞定:

# 三个面板分别执行
ssh user@server1 tail -f /var/log/app.log
ssh user@server2 tail -f /var/log/app.log
ssh user@server3 tail -f /var/log/app.log

更惊艳的是它的 持久化会话 功能。有次系统更新导致意外重启,重新打开 Tabby 时,所有工作会话(包括输入到一半的命令)都恢复了!这功能救了我好几次没 commit 的代码。

插件系统:把终端变成瑞士军刀

Tabby 的插件市场是我见过终端里最丰富的。分享几个必装插件:

  1. clickable-links:让终端里的 URL 和文件路径可点击
  2. docker:直接管理容器不用另开窗口
  3. title-control:智能修改窗口标题(再也不会搞混标签页)

自己还写了个小插件来自动补全公司内部命令,配置比想象中简单:

// tabby-plugin-example.js
module.exports = (ctx) => {
  ctx.term.registerAutocompleteProvider(() => ({
    getCompletions: async () => [
      { value: 'deploy-staging', displayValue: '部署测试环境' },
      { value: 'run-migrations', displayValue: '执行数据库迁移' }
    ]
  }))
}

踩坑与调优心得

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。最初在 Ubuntu 上遇到字体渲染模糊的问题,后来发现需要手动配置:

// settings.json
{
  "terminal": {
    "font": "Fira Code Retina",
    "fontSize": 14,
    "rendererType": "dom"  // 关键!默认的canvas在某些Linux下有锯齿
  }
}

另一个痛点是启动速度。装了20多个插件后明显变慢,后来用 --disable-plugins 参数启动排查,发现是某个主题插件拖累了性能。现在我的原则是:非必要不装插件

为什么不选其他终端?

有读者可能会问:iTerm2 不香吗?Windows Terminal 不好用吗?我的看法是:

  • VS iTerm2:Tabby 的跨平台同步配置更胜一筹
  • VS Windows Terminal:Tabby 的 SSH 管理更专业
  • VS Hyper:Tabby 的性能明显更好

当然,如果你只用 Mac 且不需要复杂功能,iTerm2 仍是稳妥选择。但像我这样的多平台用户,Tabby 确实是目前找到的最佳平衡点。

总结

用了 Tabby 半年多,最深的感受是:好的工具应该让人忘记工具本身。它不会像某些花哨的终端那样分散注意力,而是在需要时提供恰到好处的助力。如果你也厌倦了传统终端的简陋,不妨给 Tabby 一个机会——反正卸载也就 10 秒的事 😉

你在用什么终端工具?有没有特别想安利的功能?欢迎在评论区交流!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