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Wrt 使用 passwall 设置多节点优先级策略

大家好,我是 33blog 的博主。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在使用 OpenWrt 时经常遇到的问题:当 passwall 插件配置了多个代理节点时,如何设置优先级策略,确保网络流量按照我们的预期进行转发。在实际使用中,我踩过不少坑,比如节点切换不顺畅、负载不均导致速度下降等。通过本文,我将带你一步步配置 passwall 的多节点优先级,让你的网络更稳定高效。
准备工作:安装 passwall 插件并添加节点
在开始设置优先级策略前,确保你的 OpenWrt 系统已安装 passwall 插件,并且添加了至少两个代理节点。如果还没有,可以通过 OpenWrt 的软件包管理安装 passwall,或者从官方源下载。以我的经验,建议先测试每个节点的连接状态,避免后续配置时因节点失效导致问题。你可以通过 passwall 的“节点列表”页面检查节点延迟和可用性。
步骤一:进入 passwall 配置界面
登录 OpenWrt 的 LuCI 界面,导航到“服务” -> “passwall”。在主配置页面,你会看到多个选项卡,如“基本设置”、“节点列表”和“负载均衡”。我们主要关注“负载均衡”部分,因为优先级策略通常在这里设置。记得先保存当前配置,以防误操作。
步骤二:配置负载均衡策略
在“负载均衡”选项卡中,passwall 提供了多种策略选项,如“轮询”、“故障转移”和“优先级”。这里,我们选择“优先级”模式。这个模式允许你为每个节点分配一个优先级值,数值越低,优先级越高。例如,如果你有节点 A、B 和 C,可以将 A 设为优先级 1(最高),B 设为 2,C 设为 3。这样,流量会优先通过 A,如果 A 失效,自动切换到 B,依此类推。
以下是一个示例配置代码,你可以在 passwall 的配置文件中手动编辑,或者在 LuCI 界面中直接设置。我建议先在界面试用,因为 LuCI 提供了可视化操作,减少出错概率。
# 示例:在 /etc/config/passwall 中设置优先级
config rule
option type 'load_balance'
option strategy 'priority'
list node 'node_A' # 优先级 1
list node 'node_B' # 优先级 2
list node 'node_C' # 优先级 3
注意:在实际操作中,节点名称需要替换为你自己的节点 ID 或别名。如果使用 LuCI 界面,只需在“负载均衡”部分选择“优先级”策略,然后拖拽节点排序即可。
步骤三:测试优先级策略
配置完成后,务必测试策略是否生效。我通常会使用在线工具或命令行检查 IP 地址变化,确认流量是否按优先级路由。例如,通过 curl 命令访问一个显示 IP 的网站:
curl -s http://ifconfig.me
如果优先级设置正确,你应该看到流量首先通过最高优先级的节点。如果节点 A 失效,重复测试会显示 IP 切换到节点 B。在实际使用中,我遇到过节点延迟高导致自动切换不及时的问题,这时可以调整“故障检测”设置,例如缩短超时时间。
步骤四:优化和故障排除
优先级策略虽然简单,但有时会出现节点负载不均或切换延迟。根据我的经验,可以进一步优化:
- 定期更新节点列表:移除失效节点,避免优先级策略被无效节点干扰。
- 调整故障检测参数:在 passwall 的“高级设置”中,可以设置 ping 超时或重试次数,提高切换速度。
- 结合其他策略:例如,在优先级基础上启用“健康检查”,确保只有可用节点参与路由。
如果遇到问题,可以查看系统日志获取详细信息:
logread | grep passwall
这能帮助你快速定位节点连接或配置错误。
总结与实战心得
通过以上步骤,你应该能成功设置 passwall 的多节点优先级策略。在我的使用中,这种策略大大提升了网络稳定性,尤其是在节点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。记住,配置后多测试几次,确保策略符合你的需求。如果你有更多节点或复杂场景,可以尝试组合其他负载均衡模式。希望这篇教程对你有帮助,如果有问题,欢迎在 33blog 留言讨论!


这个教程太实用了,正好解决了我节点切换卡顿的问题!